19项标准中包含食品添加剂 6项、污染物 1项、食品产品 1项、理化检验方法与规程 10项、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1项。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10月8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征求等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19项标准中包含食品添加剂 6项、污染物 1项、食品产品 1项、理化检验方法与规程 10项、微生物检验方法与规程1项。
我委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料通则》等1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4年10月18日前登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信息系统()在线提交反馈意见。
8-10%,实际食品工业化生产使用浓度一般为20-40%,部分食品企业自行添加其他食品添加剂以达到适宜浓度,便于使用。因此,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GB1886.21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4481.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6227.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GB4479.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1886.22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诱惑红》(GB1886.222-2016)6项着色剂标准中增加商品化产品的描述。修改单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是在理化指标表格中增加了商品化产品的描述及要求。
GB1886.65-2015)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GB1886.80-2015)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GB29951-2013)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GB25539-2010)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脂肪酸甘油酯》(GB1886.93-2015)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GB1886.95-2015)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钠》(GB1886.92-2016)第2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GB13481-2011)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司盘65)》(GB29220-2012)第1号修改单相比,主要是分别增加了商品化产品的描述。根据行业对产品的实际生产应用需求,为进一步加工、贮存、溶解等工艺目的需要添加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料,对最终食品并不起功能作用。理由如下:添加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等主要作用为维持乳化剂产品本身的稳定,以确保功能和正常使用。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允许这类食品添加剂制剂的合规存在,如欧盟法规,批准了可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具体物质名单、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因此,在相应产品规格标准中增加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等9种乳化剂的商品化产品描述。
-迈色值检验方法优化,乳酸脂肪酸甘油酯的酸值、总乳酸公式错误更正,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的鉴别试验中蓖麻油酸试验取样来源,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的感官色泽要求修改。
GB28307-2012)及第1号修改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D-甘露糖醇》(GB1886.17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GB1886.18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1886.234-2016)相比,仅分别增加了商品化产品的描述。
表10的调整表10“食品类别(名称)”中删除“熟肉干制品”,“限量”中删除“3.0µg/kg”。该编辑性修改,不影响熟肉干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限量为3.0µg/kg的规定。
3术语和定义”的修改将GB25190—2010中的3.1、3.2修改为:3.1超高温灭菌乳ultrahigh-temperaturemilk以生牛(羊)乳为原料,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加热到至少132℃并保持很短时间的灭菌,再经无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3.2保持灭菌乳retortsterilizedmilk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无论是否经过预热处理,在灌装并密封之后经灭菌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
相较于GB5009.204-2014,删除了第一法“离子阱串联质谱仪”章节,增加了咖啡、茶叶、食糖、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增加了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方法,以满足所有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增加了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为第三法,其前处理参考第二法,检出限和定量限也同第二法。
相较于GB5009.6-2016,增加了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调味品、特殊膳食用食品、豆制品等基质适用范围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修改了范围;修改了“第一部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残留量的测定”;增加了“第二部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迁移量的测定”。
本标准采用GC-MS法对6种目标物进行检测,试液通过气相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外标法定量。